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》(以下簡稱環保稅法)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“落實稅收法定原則”改革任務后制定的第一部稅法,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目前,距離這個“綠色稅收”的開征只有兩個月時間,這個承載著落實綠色發展理念、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重任的稅種,將如何揚帆起航?
1979年頒布的《環境保護法(試行)》確立了排污收費制度。據統計,2003年至2015年,全國累計征收排污費2115.99億元,繳納排污費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累計500多萬戶。環保稅開征后,預計每年環保稅征收規模可達500億元。
這項制度至今已實行30多年,為何要將“費”改為“稅”?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利用稅收這個經濟杠桿來發揮調節作用,環境保護稅作為一個行為稅,通過使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,提高企業的排污成本以改變其排放行為,從而減少污染物排放,保護環境。
通過“費”改“稅”,可以著力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、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,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,強化企業治污減排的責任。
與其他稅收法律法規相比,環保稅法的復雜性和技術性十分明顯。環保稅法本身才28條,但附表多達6個。在污染物方面,包括61項水污染物、44項大氣污染物,還涉及水污染物的pH值、色度、氧值等10種,合計115種污染指標,另外還有4大類固體廢物。專家認為,多種污染物和指標都需要測算、計算以及監測,比一般稅收征管中涉及的企業銷售收入等指標要復雜得多。
目前,各地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環保稅征收的各項準備工作。環保稅開征已經劍在弦上、刻不容緩了,對于那些還沒有購買或者更換環保設備的廠家來說,購置環保設備已經是不能忽略的問題了,趕快聯系天行健機電,為您的公司定制一臺吧!